一个人的战争——《1917》观后感

好久没有看战争类型的电影了,这次独自一个人,找来颇受好评的《1917》,静下心来慢慢地欣赏,享受了两个小时的视听盛宴。我觉得好的战争电影,不仅是宏大的战争场面,震耳欲聋的狂轰滥炸,众志成城的的冲锋口号,拼的你死我活的血性意识,而且应该有深入人心的,让人反思反省的,富有个人意识的鲜 ... 继续阅读

《1Q84》读后感

在hillway每晚捧着书看的氛围影响和推荐下,我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,断断续续放下手机,看完了村上春树的厚厚三本《1Q84》。看的时候整个人随着书中的情节,记忆也变得模糊起来,整套书似乎自己以前都全部看过了,又似乎没看过。 据介绍,这套书是致敬乔治·奥威尔的《1984》。这两本书 ... 继续阅读

米兰·昆德拉《生活在别处》读后感

在读米兰昆德拉的《生活在别处》前,我已经抱了不好读懂的想法,之前在看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和《不朽》时看得很痛苦,故事情节不连贯,作者讲着讲着就发散了出去,讲了一堆的理论,等回来继续讲故事时,我都接不上了。可能我已经习惯了他这样的写法,也可能这部小说本身的故事很精彩,这次读《生活 ... 继续阅读

余华《在细雨中呼喊》读后感

余华的《兄弟》我还没有读完,先放到了一边,文革中那种批斗人的惨状实在看不下去,而且也不喜欢看被过分设计不切实际的桥段,比如厕所偷窥掉进粪坑淹死,三个高中生总是一起出现作恶,刘光头用独家秘闻换面吃。这次随手翻了翻《在细雨中呼喊》,心想前面不好看的话后面就不打算看了,没想到前面很好看 ... 继续阅读

《走走停停》观后感

和Jasmine看了一部时兴的电影,难得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我都认识,看之前没抱太大的期待,看完之后觉得还行。电影中插科打诨的笑点也难掩整部剧凄凉的色彩,生活难,成功亦难,父母老去,最终还是要学会独自生活。 电影讲得是男主在大城市混不下去回到家乡,找了几次工作都没找到,好不容易他爸 ... 继续阅读

《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》读后感

很难用一个词来概括欧维,他太复杂了,身上可以容纳太多的标签。我在看书的时候,对他从讨厌到喜爱再到同情。 他是一个抠门的人,用50元两枝花的优惠券,非要出25元买一枝花。不舍得出信用卡的刷卡费,不愿多给停车费。不知道他的财富是怎么积累的,自己只是铁道清洁工,妻子也是普通的教师,他们 ... 继续阅读

关于如何做父母/做自己的摘录

在养育两个娃的过程中,有时(不经常)会想一下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。今年四月份以来,因为自身和外界一些事情的触动,更加集中思考这个问题,也想解决自己的一些困惑,于是特意去了附近的区图书馆,试图从书中找到一些启发和解答。去借书才知道,原来关于教育孩子的书如此之多,摆满了几排长长的 ... 继续阅读

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读后感

这是一本差点错过的好书。弃读了两次,一次读到八十页,一次读到一百多页,读到将近三分之一还是觉得不好看。在弃读期间看了《ABC谋杀案》和《Z的悲剧》,之后没什么书可看,于是又继续看了下去,没想到后面越来越好看,很快就看完了。很庆幸自己能坚持看完,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,适合大多数人尤其 ... 继续阅读

《坠落的审判》观后感

看了一部评价很高的的法国电影《坠落的审判 》,看过后觉得是过奖了,两个半小时的电影看着虽不沉闷,但还是过于单调,以悬疑开头却是开放式的结局,感觉是被骗了一般。 影片开始讲的是女主是位作家,正在接受采访,突然楼上响起了嘈杂的音乐,采访被迫结束。看到这里我在想,女主难道就不能上楼让她 ... 继续阅读

埃勒里·奎因《Z的悲剧》读后感

本来让Jasmine给我从图书馆借《X的悲剧》,她却给我借来了《Z的悲剧》。我查了下才知道埃勒里·奎因分别写了X、Y、Z的悲剧,X和Y写得最好,看得人也多,而Z的评价并不太好。我看到这本书才两百页多一点,手头也没什么书可看的,于是就看了起来,下面说一说看过的感想。 这本书的语言比 ... 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