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《浪浪山小妖怪》

周末晚上,带着两个娃去看了电影《浪浪山小妖怪》,和之前热映的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一样,都是已经上映后口碑持续发酵一段时间,才迈进电影院的。相比之下,两个娃喜欢看《哪吒》,而我更喜欢这部电影,虽然没有《哪吒》的热血特效与逆袭 ... 继续阅读

两种冰淇淋钩织法

一、麦当劳甜筒 (1)蛋筒(棕色毛线)R1.6XR2.6VR3.BLO6(X,V)R4-R5.12XR6.3(3X,V)R7.15XR8.4(4X,V)R9.BLO18XR10.3(5X,V)R11.21XR12.3(6 ... 继续阅读

学习钩织半年小记

钩织是我很想学习掌握的技能,是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。今年3月份学会基础针法后,很享受钩织的过程,感觉内心很宁静,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,钩针一拿在手上就停不下来。每次钩完一圈,发现针目和图解完全吻合,顿觉十分顺畅。即使有时钩钩 ... 继续阅读

读《走夜路请放声歌唱》

本打算近期看完李娟的一堆书后,全心投身于钩织爱好中。周末陪娃去参加小小图书推荐官的面试,等候过程中又从图书馆借了李娟早期的《走夜路请放声歌唱》,是2011年10月第一次印刷的版本。都是作者从2002年以来贴在一些文学论坛 ... 继续阅读

暑期兴趣班小记

今年暑假,两个娃上了一堆兴趣班,有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篮球、游泳、拉丁舞、围棋和语言朗诵。两个月时间在各种培训机构中穿梭,有的课在白天,有的课在晚上,有的课在周末,几乎没有整天空余时间。特别是乒乓球课,让两个娃累的叫苦连天。 ... 继续阅读

读《遥远的向日葵地》

“向日葵地”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,是作者李娟母亲多年前承包耕种的土地。向日葵地的南面是起伏的沙漠,北面是铺着黑色扁平卵石的戈壁硬地。没有一棵树,没有一个人。 长年以来,作者母亲经营着裁缝店和小卖部。村里几十户人 ... 继续阅读

读《羊道》三部曲

2007年春天,作者李娟以“参与者”和“观察者”的双重视角,随扎克拜妈妈一家迁徙。之后用了三年多时间记录,命名为《羊道》,分成《春牧场》、《前山夏牧场》、《深山夏牧场》三本书出版,依次呈现了哈萨克族牧民在春夏季节里的游牧 ... 继续阅读

读《冬牧场》

2010年末,作者李娟因为参与《人民文学》非虚构写作计划,跟随哈萨克牧民居麻一家,进入新疆阿勒泰地区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(冬牧场)中生活了三个多月。因此,不同于前两本“阿勒泰”是自发的记录生活、身边人与事的“散记”,这 ... 继续阅读

读《阿勒泰的角落》

去图书馆还书时,忽然发现书架上多了一排李娟的书(之前是孤零零一本),都是近几年新印刷的,便又一股脑儿都借回家了。 这本《阿勒泰的角落》(2024年3月第3次印刷版)封面很美,照片里辽阔的绿色草场上,一只肥硕的羊在凝望着, ... 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