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《羊道》三部曲

2007年春天,作者李娟以“参与者”和“观察者”的双重视角,随扎克拜妈妈一家迁徙。之后用了三年多时间记录,命名为《羊道》,分成《春牧场》、《前山夏牧场》、《深山夏牧场》三本书出版,依次呈现了哈萨克族牧民在春夏季节里的游牧 ... 继续阅读

读《冬牧场》

2010年末,作者李娟因为参与《人民文学》非虚构写作计划,跟随哈萨克牧民居麻一家,进入新疆阿勒泰地区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(冬牧场)中生活了三个多月。因此,不同于前两本“阿勒泰”是自发的记录生活、身边人与事的“散记”,这 ... 继续阅读

读《阿勒泰的角落》

去图书馆还书时,忽然发现书架上多了一排李娟的书(之前是孤零零一本),都是近几年新印刷的,便又一股脑儿都借回家了。 这本《阿勒泰的角落》(2024年3月第3次印刷版)封面很美,照片里辽阔的绿色草场上,一只肥硕的羊在凝望着, ... 继续阅读

读《记一忘二三》《我的阿勒泰》

今年3月份,逛图书馆无意中看到李娟的《记一忘二三》,便借回家看。前几年阿勒泰和李娟火了,我也没去特意关注过,只是偶然刷到采访李娟的视频片段。有网友说她年近五十岁未婚(1979年生),面容还有着少女般的纯真和年轻态,是因为 ... 继续阅读

《涅朵奇卡》读后感

这本书以小女孩的视角讲述了她恃才傲物的父亲,与伯爵家小姐的友情,被精神虐待的养母。第一部分几乎占了全书的一半,写她的父亲如何自傲颓废,如何烂泥扶不上墙。这个人看起来很讨厌,读起来很没意思,如果不是王小波推荐,我早就读不下 ... 继续阅读

《百年孤独》读后感

这是一本好书,看完后却很难说清楚好在哪里。它不张扬,像一位老者,徐徐道来,不急不缓,慢慢讲述遥远的故事。书中的故事不算精彩绝伦,也不跌宕起伏,但很好看,很有趣,很吸引人,有深入内心的力量。故事中的人物虽然名字重复,性格相 ... 继续阅读

读《将饮茶》

《将饮茶》是杨绛(1911-2016)的散文作品集,书中回忆自己的父亲,三姑母,记钱钟书和《围城》等,在讲述时也穿插记录了自己的成长经历。这也是继高诵芬《山居杂记》、杨步伟《一个女人的自传》等之后,看过的另一本记录那个时 ... 继续阅读

《动物凶猛》读后感

第一次看王朔的小说,语言和故事都很有特色。他喜欢用长句,通常是大段的长句,读得让人喘不过气来,笔下的人物吊儿郎当又玩世不恭,说话痞里痞气。很久以前看过它改编的电影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,电影的剧情现在忘得差不多了。看完小说发 ... 继续阅读

婚外情的故事——《失乐园》读后感

渡边淳一的《失乐园》讲的是五十三岁的出版社部长和三十七岁的女书法家婚外情的故事。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很简单,人物也很少,聚焦在男女主人公,文字极其细腻,读起来很舒适。书中有大量篇幅的性爱场面的描写,前半本书写的都是男女主人公 ... 继续阅读

智力障碍者的故事——《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朵》读后感

我不知道该怎么定义这本书,它既非科幻也非现实,没有激烈的冲突,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,也几乎没有男欢女爱的爱情,整本书以「报告」的形式讲述一位智力障碍者的治疗过程,文字朴实,像报告一样枯燥,却让我看得有滋有味。这本书说不上来 ... 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