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华《文城》读后感

《文城》中的「文城」是个地名,是男主苦苦寻觅而不得的地方。这部小说分为「文城」和「文城补」两个部分,「文城补」的故事发生在「文城」之前,可以看作是「文城」的前传,以「补」的形式编排,可能是怕影响主故事的叙事。「文城」以男 ... 继续阅读

读《文城》

用两三天里的空闲时间看完了《文城》,故事充满悲情色彩。时隔十几年再读余华的作品,合上书,内心竟然十分平静,没有太多波澜,已经不会像大学时期那般,读到泪流满面、痛哭流涕,甚至很多天心情都难以平复。当时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堂 ... 继续阅读

余华《兄弟》读后感

余华是Jasmine最喜爱的作家,上学的时候没事总和我讲余华小说的段落,尤其是李光头令人脸红的故事,怪我当时不爱看小说,不然那时就可以和她切磋文学了。《兄弟》这部小说很厚,有五十万字,分为上下两部,并不是平均分的,篇幅大 ... 继续阅读

大环境下的小人物——《活着》读后感

余华是Jasmine最喜欢的作家。我们在上学的时候,有一次余华来学校做讲座,Jasmine拉着我去看他。当时我不爱看书,也不知道余华,就没有兴趣。Jasmine一个人跑了过去,只是在门口偷偷看了看,就回来了。后来她偶尔谈 ... 继续阅读

余华《在细雨中呼喊》读后感

余华的《兄弟》我还没有读完,先放到了一边,文革中那种批斗人的惨状实在看不下去,而且也不喜欢看被过分设计不切实际的桥段,比如厕所偷窥掉进粪坑淹死,三个高中生总是一起出现作恶,刘光头用独家秘闻换面吃。这次随手翻了翻《在细雨中 ... 继续阅读

读余华的《第七天》

Jasmine很崇拜余华,上学的时候闲着没事就向我讲述余华的小说中的情节,从她那里我知道了《许三观卖血记》、《活着》和《兄弟》。我告诉她,张艺谋拍过《活着》的电影。她说,推荐你去读小说,比电影好看多了。 于是我之后读了《 ... 继续阅读

余华《第七天》读后感

去年,逛书店时发现余华的《第七天》上架,十分期待地拿起来。看到介绍讲,这本书“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比《 活着》更绝望、比《兄弟》更荒诞的故事 ,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寒冬腊月被囚禁于积年冰川里的寒冷,一种剧烈拉锯式切肤 ... 继续阅读

旧时代的卖血记——《许三观卖血记》读后感

从认识Jasmine开始,她就推荐我看《许三观卖血记》,她说她喜欢余华,然后给我推荐一大堆他的小说。 说实话我从来不知道余华是谁,虽然看过他的同名电影《活着》觉得不错。Jasmine经常给我讲许三观和李光头的事情。讲得最 ... 继续阅读

静静绽放 盛满忧伤——《兄弟》读后感

记得大学的时候,读余华的《兄弟》,开头还在悠闲地看李光头偷看女厕所被捉等等闹剧,看到后来,虽然闹剧仍不断发生,但是宋钢父子的出现就足以让人倍感心酸、心寒。 这是继《活着》和《许三观卖血记》之后,余华第三次让我落泪。这是一 ... 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