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华《文城》读后感

《文城》中的「文城」是个地名,是男主苦苦寻觅而不得的地方。这部小说分为「文城」和「文城补」两个部分,「文城补」的故事发生在「文城」之前,可以看作是「文城」的前传,以「补」的形式编排,可能是怕影响主故事的叙事。

「文城」以男主为主线,讲述了寻觅爱人、异乡生活和恶斗土匪,「文城补」以女主为主线,讲述了当童养媳、被休回家和四处流浪。

寻觅爱人

故事看到八十页,大概三分之一,还是提不起兴趣,觉得男主太偏执太傻了,家里四百亩地,妥妥的一个地主,他却偏爱做木工,家里也没个保姆和丫鬟。父母去世后,他才十九岁,却一直娶不到老婆。一男一女借宿在他家,男的走了竟然留下女的。男主也傻傻地和这个女的结婚,把地契和金条告诉了她。看到这里我不禁想,这个女人怕是要偷金条跑了——果不其然。几个月后,女的却又挺着大肚子回来了,男主竟然冰释前嫌,想和她继续过安稳日子,没想到女的生下小孩又跑了。男主抱着几个月大的小孩,长途跋涉去苦苦寻觅名叫「文城」的地方。

这个女的有这么好吗?男主竟爱得死心塌地,抛弃家产去寻找,把自己搞得凄凄惨惨。以他的家境,在当地找个知根知底的女的好好过日子也不难吧。Jasmine说这是痴痴的善良。但是善良也不能一味地付出吧,何以报善良?

可能我不喜欢这种故事设定,我不愿看到老实人吃亏,所以觉得看得没意思。

异乡生活

男主来到一个口音很像「文城」的地方,虽然没有找到爱人,但是他决定住下来等,一住就是十几年。

从这里开始故事突然好看了,出现了余华特有的荒诞文风,几个小子嫖妓说身高不够还想打半价,几个人突然跑到两队人马的火力中间帮忙传话,用土匪整人的把戏进行比赛,兵匪排着队等着嫖妓冻得失去知觉……

这部分写得诙谐荒诞,看着搞笑好玩。

恶斗土匪

书中大量篇幅讲述了和土匪的斗争,百姓不断受土匪的侵扰,基本上选择了逃避,很难组织起来反抗,一盘散沙的状态面对土匪时,看着怒其不争,受土匪折磨时,又觉得他们可怜。

土匪惩罚人的手段很残忍,被土匪绑票的人很惨,一点人权都没有,连猪狗都不如,被打的遍体鳞伤,有屎尿都只能拉在裤子里,后来每个人都被割了一只耳朵。

书中写了两次与土匪的正面战争,一次是守城战斗,城门被攻破,土匪差点攻了进来,一城百姓险遭蹂躏;另一次是正面战争,如果不是「首领」组织得当,恐怕也会死伤惨重,以失败告终。

书中写了土匪对村子的烧杀奸淫,详细描写了土匪杀人的过程,村民被赶到广场上,一排排被杀死,二百四十九条人命的鲜血染红了大地,写得太惨了,都不忍心看下去。

这部分用的是写实的手法,描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凄惨,面对土匪的无助,土匪的心狠手辣和滥杀无辜。

故事结束,男主到死都没有再见到女主。

文城补

书中写了女主清秀乖巧、勤俭持家,但是为了弟弟却偷钱接济,导致自己被休,既然如此乖巧连此事的后果也预想不到吗?她和丈夫一起在上海挥霍度日,都不会想到钱用完该怎么办吗?一直到了没钱了才去计划未来,但是又没有充分地考虑,要去北京寻找连名字都不知道的人,在千辛万苦的途中又要退缩。

她遇到了举世无双的「好人」,这个人和她结婚什么都不计较,连她的全名都不知道,结婚当天就把藏金条地方告诉她。她一直说这个人好,老实本分,却深藏不露地打算骗他的感情,偷他的金条。后来知道自己怀上了男主的孩子,良心受到谴责,想把孩子生下来还给他。一次伤害还不够还要再来一次,如果她不再回去,男主完全可以忘了她再娶。她如果想做好事,大可以把孩子生下来再还给他,没必要挺着肚子又和男主生活好几个月,又让男主重办婚礼,让男主燃起了希望。

男主在她面前说过,如果她再走,他会天涯海角去找她。她却在孩子刚满月毅然地走了,让男主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满天下去苦苦找她。

当男主找到她住的镇上,她却闭门不出躲着他,如此狠心。但是为什么又要在城隍庙前跪拜忏悔中被活活地冻死?

这个女人害了好几个人,却被看作一个受害者一样,良心不安和痛苦不已都是自己做的孽。

这部分看得不舒坦,我不喜欢看这样的故事。

总结

整部小说很好看,故事讲得精彩,毫不拖沓,除了「好人吃亏」的内容看着不舒服以外,其他的部分看得很有滋味。

它可以看作是特殊历史时期的悲剧爱情故事,也可以看作百姓和土匪的故事,生活在彼时的人们生活凄苦、爱情不得,如蝼蚁般活着,我们的祖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。

2 thoughts on “余华《文城》读后感

发表回复

您可以匿名评论,只有「评论」 是必填项,其他的都可以不填。如果填写电子邮箱地址,有人回复时您将收到邮件通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