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烟花表演

市政府提前几周就发布了烟花表演的公告,各路消息积极宣传,据说是距上次表演已经十五年了。身边的同事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视,纷纷打开地图推演最佳观看位置,虽然各个给出的结果不尽相同,但都说的头头是道。难怪如此热心,百姓们都憋了十几年了不准私放烟花了,赶上政府放焰火无不积极参与。 我们家离 ... 继续阅读

忆过年

我现在生活在全国GDP排名100开外的小城市,买了房子,有了一丝的归属感。结婚以后,有了孩子,父母也过来住了,就没怎么回老家过年了。主要原因是离家太远,一千二百多公里。坐飞机,老家也没有机场,只能飞到隔壁省的省会,转地铁到市区,再坐3个小时的火车或者5个小时的汽车到县里,再转车到 ... 继续阅读

《饭戏攻心/还是觉得你最好》观后感

最近看了一部港片《饭戏攻心/还是觉得你最好》,名字分别是香港和大陆的。我也不知道「饭戏攻心」什么意思,查了下,只查到「饭气攻心」,指的是吃饱了饭后身体变暖和,人犯困,想睡觉。更科学的解释是,在大吃一顿后感到的困倦,通常是因为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血液大量涌向胃部的缘故。看到上面的解释感 ... 继续阅读

2022年12月有感

11月底就把2022年的总结写了,心想还有一个月能有什么大事发生?没有想到12月却是今年最波澜壮阔的一个月。 12月初的时候,政策还在指向「动态清.零」,所有的操作都按这个要求来执行,当时根本看不出来会放开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放开,各种舆论宣传也都是坚持这个政策不动摇。 没想到就 ... 继续阅读

《窃听风暴》观后感

看了一部德国片,大陆翻译为《窃听风暴》,它的德语是Das Leben der Anderen,我查了下德语的意思是「他人的生活」,反而是英文直译成The Lives of Others更贴合原意。翻译成《窃听风暴》听起来高大上,让人误以为是简单粗暴的谍战片,其实电影本身讲的是小人 ... 继续阅读

东野圭吾《白金数据》读后感

又看了一本东野圭吾的小说《白金数据》,这本书前5页还是挺吸引人的,后面的故事情节很拉垮,不是通常的凶杀案的作案和侦破手法,变成了计算机破案了。 东叔真的是想象力丰富啊,上升到更高的高度来探讨案件侦破和人性了。东叔好像很喜欢计算机,在《白夜行》里有大段计算机作案,这里干脆取代人工破 ... 继续阅读

三毛《梦里花落知多少》读后感

几年前看过三毛的书,觉得很好,这次又看了她的《梦里花落知多少》,还是觉得写的很好,三毛的文笔和思维都是超凡脱俗的,几百年才会出现这样的奇女子。 《背影》 《梦里花落知多少》的合集写的都是荷西过世后的事情,《背影》写的是荷西刚死去,三毛父母从台湾过来照顾三毛,那时的三毛陷入极度痛苦 ... 继续阅读

阳的过程

疫情防控放开后,传播速度之快超出了大家的想象,我原以为小地方要很久才会被波及,没想到只比京城晚了一些而已。身边的人越来越多阳了,我自己也突然就阳了。 12月21号,公司组织我们做核酸,我是9点半去做的,一直到晚上9点半才通知我说检测结果异常,让我明天复检,我还很纳闷,当时一点儿异 ... 继续阅读

伤心难过的事要不要写下来?

在看《告白》的时候,书中有一个章节是凶手母亲的日记,她觉得写日记有倾述和遗忘的功能,不知道是小说作者为了用「凶手母亲」的角度来描述事件才这样说,还是本身就这样认为的。原文如下: 有什么难过的事,随时来找妈妈,要是不想跟妈妈说的话,就把写日记当作向最值得信赖的人倾诉吧。虽然人的脑子 ... 继续阅读

《阿凡达2》观后感

今年去电影院的次数屈指可数。上个月我们看到阿凡达2即将上映了,满心期待。在上映之前,我们特意又重温了一下阿凡达1。在看阿凡达1的时候,发现好多情节都忘记了,好像第一次看一样。看的时候觉得很好看,十几年前拍的电影现有看来都没有落伍。 这次是去电影院之前有点犹豫,现在疫情很紧张,担心 ... 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