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姥姥的外孙》观后感

看到“姥姥的外孙”这几个字,完全不知道讲的是什么,如果不是看到豆瓣评分那么高,估计也不会看这部电影。我觉得台湾的“金孙爆富攻略” 和英文“How to Make Millions Before Grandma Dies‎”的译名技高一筹,名字更能够概括电影的主旨。

这是一部泰国电影,讲的是华人家庭的故事,讲述了老年人的孤独和患病后的痛苦,中年人无法照顾老人的无奈,重男轻女的财产分配观念。电影中有太多的中国文化的元素,比如土葬和祭祖、拜观音、重男轻女、春节和戏曲,时不时冒出的潮州话,家长里短的生活和我们很接近,看的时候觉得很亲切,就像讲我们身边的故事。电影的节奏很缓慢,就像《海街日记》一样,讲的都是些简单的日常生活,但又不是无聊的流水账,剧情如涓涓细流打动人心,看得很感动很动情。

电影的剧情如下:姥姥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成年外孙,平时自己住,子女们只是周末过来聚聚,十分寂寞。后来姥姥得了癌症,外孙为了获得遗产去照顾她。最后姥姥把房产给了不成器赌性成瘾的小儿子,外孙心灵受伤,气愤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。后来外孙调整好心态,把姥姥接回家照顾,直到姥姥去世。外孙意外得知自己的银行账户有大笔存款,原来是姥姥一直给他存下的,内心再次崩溃,想念姥姥的好,给姥姥买了块风水宝地。

整部电影的基调是悲伤的,看起来很压抑,姥姥对两个儿子无脑地包容,忍痛穿大儿子买的不合脚的小鞋,知道大儿子一家人都没有想过她时,为他辩解:「他有家人,他必须先为家人着想。」小儿子偷她存下的钱,她也没有生气,还把房子给他抵债。她去找哥哥要钱买墓地,抱怨当时爸妈分遗产时自己什么都没有分到。哥哥却说那是父母的决定,而且当时她也在场同意。妈妈小的时候为了补贴家用早早辍学,长大后任劳任怨地照顾姥姥,为了带姥姥看病特地将工作改为夜班。后来随口抱怨道:「儿子继承遗产,女儿继承癌症。」剧中的女人为了家人无私付出,自己作为重男轻女家族的受害者,之后又成为这种制度的维护者。

看完电影在想,这样的故事我们到处都是,为什么外国能拍出来我们自己却拍不出来?现实中大多数的老人几乎没有遗产,如果末尾姥姥没给外孙留下大笔存款,孙子的内心会怎么想?

2 thoughts on “《姥姥的外孙》观后感

发表回复

您可以匿名评论,只有「评论」 是必填项,其他的都可以不填。如果填写电子邮箱地址,有人回复时您将收到邮件通知。